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成立於日治時代,多數館藏承接至臺北帝大時代,資料量至為龐大多樣,包括礦物標本約500件、岩石約450件、化石約2300件、礦物寶石約數十件等,深具資料保存維護、研究、教育等功能。在眾多館藏之中,地質科學系首先進行礦物標本之數位化,以本土礦物為主,國外礦物為輔,內容包括:瑞芳鎮金瓜石所產的呂宋礦(Luzonite)、硫砷銅礦(Enargite)、重晶石(Barite)、黃鐵礦(Pyrite)、臭蔥石(Scorodite);花蓮所產的冰長石(Adularia)、石榴子石(Garnet)、閃玉(Nephrite)、陽起石(Actinolite)、豐田的透輝石(Diopside)、蠟光玉(Waxy nephrite)、鈣鋁榴石(Grossular);大南澳的微斜長石(Microcline)、正長石(Orthoclase);以及北投產的北投石(Hokutolite)。外國礦物則包括:澳洲的磁黃鐵礦(Pyrrhotite)、菱鐵礦(Siderite)、白鉛礦(Cerussite);與美國紐澤西州的鈉沸石(Natrolite)、針鈉鈣石(Pectolit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