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典藏資源中心-臺大‧典藏 DARC搜查 |||
 ||| 數位典藏資源中心-臺大‧典藏 DARC搜查 |||
  主選單
分類樹
分類檢索
 
在[ 田代文庫 ]中檢索包含[ ((subject:"歷史") AND (relation:"田代文庫")) ]的資料, 共找到 2 筆資料
臺灣規那樹栽培新設計說明書
作者: 田代安定
作成日期: 大正11年3月(1922-03)
摘要: 在台灣正開始推廣金雞納樹栽培之際,有關其生長條件之探討以及與原產地之比較乃未來推廣成功之根基要素,以下將逐項述說之。 第一項:爪哇島金雞納樹栽植的歷史及現況。金雞納樹原產於玻利維亞及其鄰邦,荷蘭將該樹移植至其東印度殖民地爪哇島,並大規模推廣種植,成為金雞納皮之新生產國及輸出國。金雞納栽植事業官營及民營並行,1917年之總生產量達八百餘萬公斤。原來栽種之金雞納樹包括八種,經過栽植試驗及樹皮化學檢驗,最後選擇單一優良之種類加以推廣。爪哇島的栽種區都位於海拔七、八千尺至一萬尺之間死火山之中坡地帶,運輸不便。 第二項:土壤之關係及爪哇與台灣之比較。依據文獻資料,金雞納樹原產地玻利維亞之土壤土質鬆軟,土層深厚,含有肥沃之腐殖土。爪哇則屬火山島,金雞納樹栽植區具有深厚之火山灰,表層含有多量之腐殖土,土壤細軟,植物根系易於生長。台灣的土壤不同,是否適合金雞納樹之生長,有待實驗探討。 第三項:氣象之關係及爪哇與台灣之比較。現今金雞納樹在爪哇島之栽種海拔以四千尺至五千五、六百尺間之地點最為適合,該地區之氣溫最高華氏八十四、五度,最低五、六十度。此海拔相當於台灣南部高雄州海拔二、三千尺之山區,因此選定大武山區的望嘉(Bongari)社及來義社,做為金雞納樹的栽培試驗用地,在氣溫上該兩社與爪哇各優良產地相符合。就濕度而言,金雞納樹生長地的土壤不宜滯水過濕,大氣濕度約二十分左右。大武山區雲霧繚繞,濕度高,但冬半年為乾季。爪哇產地亦同,每年有乾濕兩季。至於風害則是金雞納樹栽植上最值得憂慮的因子,但大武山區因地勢位置之故,影響程度較低。雨量方面,金雞納樹生長地之年雨量以三千公釐為佳,望嘉社之雨量即與此類似,但夏季暴雨時須注意排水。 第四項:台灣金雞納樹栽植的歷史及現況。明治三十四年初次少量試植,之後在高士佛山區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嘗試栽種數次。明治四十五年英國學士院會員H. J. Elwes, F. R. S.來台灣視察時,贈與佐久間總督金雞納優良種子,在台北苗圃溫室播種,產生苗木三萬株,分配各地種植,到大正四年為止,歷經約十六年之嘗試。其間曾遭受大霜害,除南部之外,枯傷嚴重。大正七、八年,在總督府林業試驗場的南投廳蓮華池,新設置金雞納移植試驗場,期望未來能獲致優良成果。 第五項:附表。台灣金雞納樹栽培收穫預定案甲、乙號表,分別說明及表列不同栽培方式、收穫方法所得到的產值及預算收支。
全集/系列名稱: 田代文庫
開拓年代圖
作者: 田代安定
作成日期: 明治28年11月(1895-11)
摘要: 此件為田代安定1895年宜蘭調查復命書附件底稿之一,開拓年代圖。地圖內容宜蘭平原以及周邊地域簡圖,包含山岳、河川、道路、天然林,以及宜蘭平原開發階段。
全集/系列名稱: 田代文庫
1



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版權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圖書館專案計畫室
Tel:+886-2-33669847      Fax:+886-2-33669978      E-mail:ntucoda@ntu.edu.tw      update:2011/12/23
數位物件識別號(DOI): 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NTUDARC/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