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位典藏資源中心-臺大‧典藏 DARC搜查 |||
 ||| 數位典藏資源中心-臺大‧典藏 DARC搜查 |||
  主選單
分類樹
分類檢索
 
在[ 淡水魚 ]中檢索包含[ ((subject:"鯉科") AND (subject:"鯉形目")) ]的資料, 共找到 46 筆資料
革條副鱊
學名: Paracheilognathus himantegus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偏好河川的中下游有水草底質的緩流區或是溝渠間活動,成群出沒。繁殖季時,雌魚身上有明顯的產卵管,可將卵產入二枚貝的鰓瓣,提供卵充足的氧氣與保護。
草魚
學名: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常見於湖泊與水庫的中下層水體,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在池塘養殖,成長快速,可達到40公斤以上,是普遍的淡水養殖魚類。
黑鰱
學名: Aristichthys nobilis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屬於初級淡水魚,棲息在江河、水庫、湖沼的中上水層,在台灣屬於養殖魚種。行動遲緩,容易捕獲,因成長迅速,經濟價值高,在中國大陸也是重要動物性蛋白質來源。
鯉魚
學名: Cyprinus carpio carpio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喜棲息魚河川的深潭區或湖泊等靜水域的底層,尤其是水草繁生的地方,有集體群游的習性。適應力強,可在低溫及低溶氧的環境中生存。原產於中國大陸,為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

學名: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喜棲息在水草繁生的淺水域中,可在溪流、深潭、湖泊、池塘及含氧量不高的污濁水域中生存,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生性敏感而警覺性高。魚卵具黏性,可黏附在水草上。
鯁魚
學名: Cirrhinus molitorella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主要出現在西部的河川與水庫或湖沼中,喜棲息於水溫略高的水域,常在下層水域活動。
何氏棘魞
學名: Spinibarbus hollandi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成魚棲息於河川中、下游的深潭中,喜好礫石底質的河段,幼魚多活躍於淺水區。游泳能力強。
條紋二鬚魞
學名: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原普遍分布在西半部的溝渠與溪流中,但因水域受到污染,族群已經大量減少,現已罕見。喜棲息於緩流或靜止水域中,經常與鱊、石鮒類的小魚混群。
條紋二鬚魞
學名: Puntius semifasciolatus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原普遍分布在西半部的溝渠與溪流中,但因水域受到污染,族群已經大量減少,現已罕見。喜棲息於緩流或靜止水域中,經常與鱊、石鮒類的小魚混群。
臺灣石魚賓
學名: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生態棲地: 初級淡水魚
生態習性: 初級淡水魚類,喜棲息在水流湍急,溶氧量高,水質清澈的溪流與深潭中。成魚在夜間覓食,白日躲藏於石縫中。魚卵有毒,誤食會引發腹瀉、頭暈、嘔吐等症狀。
1 2 3 4 5 next



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版權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圖書館專案計畫室
Tel:+886-2-33669847      Fax:+886-2-33669978      E-mail:ntucoda@ntu.edu.tw      update:2011/12/23
數位物件識別號(DOI): 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NTUDARC/Collection